都知道《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以来热度就一直在线,最近电影密钥到期正式下映,也再次成了大众热议的话题。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总票房154.4亿,总观影人次3.24亿,上映至今共打破113项纪录,获得308项里程碑成就,真的是凭借口碑实现了上线热度。
趁着《哪吒2》热度还没散去,前阵子成都世运会也梦幻联动哪吒,直接把宣传片爆改成《哪吒之三宝闯世运》番外,让哪吒带着成都世运会的两位吉祥物,大熊猫蜀宝和金丝猴锦仔,以说唱的形式为8月份到来的成都世界运动会做好预热,内容也是格外洗脑上头。
集结“三宝”上演魔性洗脑说唱
成都真是太会整活了
正所谓IP选得好,流量没烦恼。《哪吒》作为近年来国产商业动画电影的扛鼎之作,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因此与之合作,不仅能借势出圈,还能赋予宣传片更多看点。
此次宣传片,成都世运会也打破一本正经的介绍,而是以说唱的形式,融合“哪吒”IP一些元素,比如还原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雕泥人的名场面,哪吒雕刻的世运会吉祥物蜀宝、锦仔,抽象的样子真的让人绷不住了,还好太乙真人的“技术”够硬,直接在线进行了美化修复,这剧情也让人一秒梦回原片。
还有成都味道的说唱,新颖的编曲和打击乐中小锣、小叉、架子鼓的运用,也在欢快的节奏中将成都好吃和好玩的一一展现,什么冰粉串串加麻辣、来杯盖碗茶手一插……主打一个洗脑且上头。
而在“三宝”的成都之旅中,也融入了很多细节,比如掉进成都盖碗茶后,茉莉花瓣随涟漪轻漾,转瞬间化作 \"三宝\" 脚下冲浪板劈开的浪尖,茶香与海风交织,无声诉说着 “以柔克刚” 的东方智慧。
同时融入攀岩、冲浪,铁人三项等竞技项目元素,甚至就连盖碗茶的茶叶也是世运会会徽的形状,一整个细节拉满。
而那句“老不出蜀,少必入川”,就像麻辣火锅的 “辣” 与冰粉的 “甜”,看似矛盾却彼此成就,它不仅是成都向世界递出的个性名片,更是这座城市以包容之姿拥抱多元、以开放之态对话全球的生动写照。
甚至还有低空飞行汽车、机器狗等高科技,更鲜活地诠释了这座城市传统底蕴与未来感的碰撞 。
可以说,相比传统官方宣传片以宏大解说、风光堆砌为主,成都世运会却选择以说唱音乐为载体,其中快节奏的押韵歌词、洗脑的旋律,天然契合 Z 世代 “拒绝说教、追求共鸣” 的传播偏好,也在传递自己有趣好玩形象的同时,拉近与年轻受众的心理距离。
借势哪吒顶流IP
打造独特城市标签
在大众以往的认知中,许多官方宣传片往往都逃不开震撼宏大场景叙事的怪圈循环,为进一步寻求调性上的高逼格从而陷入越发空泛的营销桎梏中。
但是在年轻个性文化持续翻涌的当下,Z世代的消费主张越发趋于多元化,生硬刻板的传统宣传模式不再是时代主流,只有迎合年轻群体的传播方式,才能真正实现破圈。
成都世运会宣传片正是抓住了这一趋势,以充满巧思的创意打破僵局,不局限于展现城市风光,而是深入市井生活,用哪吒、吉祥物“蜀宝”“锦仔”三宝的视角,带领观众穿梭于烟火街巷与潮流地标之间。
从成都的宽窄巷子到武侯祠、西岭雪山、天府双塔等,传统与现代在此交错,交织成一幅鲜活的城市图景,既藏着老成都的闲适韵味,又涌动着新都市的蓬勃活力,也让观众沉浸式领略成都的多元魅力。
这些实打实的文化底蕴给予的不单是用户的文化自信,也是对城市精神、城市属性的表达,巧妙击中每个人的内心,为后续世运会造势,俘获更多用户眼球。
烟火与科技的结合
是成都宣传片的共有底色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当下很多官方都在卷内容和创意,成都也是如此,这几年成都也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定位,推出的很多宣传片也经常让人眼前一亮。
比如之前成都文旅携手北京奥运会导演拍了一部成都文旅年度宣传片《问道·成都》,以“赛博聊斋”为艺术风格的成都文旅符号大串烧,都江堰、中安顺廊桥、天府艺术公园都在“萝莉椒”讲解下赋予更多哲学色彩。
还有之前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前夕,官方也发布了宣传片《成都倒计时3000年》,用3分钟的时间穿越成都的3000年,从开头的太阳神鸟符号,到结尾的太阳神鸟收尾,前后呼应之下让整体影片显得浑然天成。
还有古蜀先民、李冰父子、诸葛亮、杜甫、茶马贸易、川剧、近现代体育、人民公园等一一登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独属于成都这座城市的无限魅力,让人不由得有了更多神往。
某种程度上说,成都不同宣传片的出圈,本质上还是教育沟通,通过深耕城市文化基因,精准找到传统与当代的连接点,既牢牢锚定城市的精神内核,又为不同受众预留了解读空间,让更多人能够对这座城市产生期待感,从而提升城市正面形象。
作者 |叶玲
杨方配资-正规配资公司官网-上网配资炒股-太原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